作者: 楊飛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8-29 16:53
“網點老化的飲用水設備換了,輪崗太頻繁的問題有了新細則,食堂菜單每周公示,我們點的菜真的上了餐桌!”談起最近的新變化,鄄城農商銀行的員工們如數家珍。這些看似細微卻關乎日常工作體驗的改善,源于該行近期開展的“改革傾聽制,改革發展大家談”活動。一份涵蓋37項實事的“我為員工辦實事清單”正在持續落地,成為連接管理層與一線員工的“同心橋”。
深入一線,“毛細血管式”收集真實訴求
如何真正聽見員工心聲?鄄城農商銀行摒棄“填表式調研”,構建起一套細膩“毛細血管式”的問題收集機制。
“與其說是一次調研,不如說是一場開放式交談。”鄄城農商銀行黨群工作部負責人介紹,他們采取“網點座談+部室逐一交流+線上匿名問卷”三同步的方式,歷時一個月,深入每一個基層網點和部室。工作人員不僅組織座談,還通過實地體驗辦公環境、住宿條件,細心捕捉員工不愿直言的那些“隱性訴求”。
在線上方面,匿名投放的“金點子”平臺鼓勵員工以案例故事的形式暢所欲言,大家的建議得到充分重視。整場調研共收集到54條需求,最終凝練成37項具象化的“辦實事清單”,內容涵蓋職業發展、管理優化、后勤保障等多個方面。
責任閉環,“認領+承諾”確保清單落地有聲
清單制定只是起點,關鍵還在于落實。鄄城農商銀行創新推出“認領+承諾”模式,構建清晰的“責任閉環”,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。
責任部門主動認領清單任務,制定對策并公開承諾完成時限,形成“即知即改—限時解決—制度優化”三層處理機制。針對“網點飲用水設備老化”等18項職工小家設施問題,啟動快速采購流程;針對“跨部門協作效率低”等7項管理難題,成立專項小組倒排工期推進;而對“員工思想動態分析”等3項涉及長效機制的任務,則從制度層面尋求根本解決。
“每個問題都有責任部門,每項措施都明確時限。通過責任閉環杜絕了推諉扯皮,讓員工真切感受到行動力。”鄄城農商銀行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趙德童表示。
可視化督導,讓員工感受“被尊重”的溫度
整改效果如何,員工滿意才是最終標尺。鄄城農商銀行建立起“雙線反饋”督導機制,筑牢“可視化”成效鏈。
督導辦公室定期檢查整改進度,并隨機開展員工滿意度調查,結果通過行內公示欄全面公開。截至目前,已解決“柜員輪崗頻次高”“午飯菜品單一”等十余項問題。人力資源部修訂崗位輪換細則,增強了輪崗的科學性與人性化;食堂實施“亮菜單”活動,員工點餐、食堂做菜,用餐體驗顯著提升。“以前覺得提了也白提,現在真的不一樣了!”一位老員工感慨道。從訴求回收到落實改進,再到思想凝聚,一個完整的閉環正在形成。
小事做實,凝聚的是人心
鄄城農商銀行的“三鏈聯動”工作方法,看似是機制創新,背后折射的是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。它將員工的“問題清單”轉化為部門的“責任清單”,最終變成全行的“滿意清單”。員工關心的“小事”,就是企業的“大事”。唯有真誠傾聽、扎實落實,才能讓“辦實事”不再是一句口號,而是可感可知的溫度與力量。
文/圖 記者 楊飛 通訊員 王中 閆璐